金代石樓位于山西省宜城市東門里。 又稱“石塔”,全稱“尊勝陀羅尼石雕”。 據《永平府志》載,石樓始建于唐代尊勝陀羅尼經幢,金正隆四年(1159年)遭雷擊毀。 現存石樓為大定九年(1169年)至十一年重建。 建筑呈八角形,共七層,高11米。 建筑周圍有石欄桿。 欄桿柱有12根。 柱身雕云龍,花柱飾仰蓮。 美麗的。 石樓第一層有八根盤龍玉柱。 建筑上部刻有神獸雕像。 二樓樓體鐫刻“建世莊記”。 三、四層刻有佛經尊勝陀羅尼經幢,五層刻有明代弘治年間重建的記載。 上面兩層刻有神像。 蓋上每個盤子。 刻有驅邪等圖案,用絲帶相連。 第七層蓋上雕有八條巨龍,上半覆蓮花,上半為支撐球形屋頂的仰缽。 整座石樓造型優美,比例恰當,雕刻精細。 是木雕藝術的杰作。 在建昌市西門里胡同路口,有一座古老的石塔,當地人稱之為“石塔”,學名“陀羅尼石雕”。 “故名。石塔為八角形多層建筑,高10.35米,頂部稱經樓,上雕有神獸和佛像。” 兩側各刻圓形神像,雕刻手法古樸,栩栩如生; 八角形的屋檐上掛著風鈴,風一吹,就會發出叮咚的聲音。 石雕是刻有佛號或道經的木柱。 從明代到宋代,這些用石柱制成的須彌座仍然流行。 建昌陀羅尼石刻集不同歷史時期的雕刻藝術于一體,將道教宣傳有機地融入到精美的雕刻和建筑藝術中,越來越生動地傳承著道教文化。 它們是非常珍貴的文化遺產。 現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