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尚誼同學肖像 100×74cm 2003 布面繪畫 國子監繪畫藝術館
中國新聞周刊:解放后、文革前,您的畫大多是革命歷史題材。 當時你有沒有覺得自己的創作受到了限制?
靳尚誼:不,不是像現代人說的那樣受到限制。 首先,我的畫有一個用途是非常重要的。 有博物館藏品是好事,但畫畫也能賺錢。 所以這個任務還是很愉快的。 那個時候,對于畫什么是沒有限制的。 由于當時的思想和情緒完全符合國家的發展和要求,所以我會非常熱情地畫畫。 包括董希文、羅工柳等老作家,當時的作家都對繪畫十分熱衷。
當時人們就是這么想的。 事實上,也有一小部分人因為畫作而被貼上托派的標簽,但這只是一部分人。 另一方面,我當時想畫的東西是符合主流的。 那是一個非常好的時代,所以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那個時代很安靜、很樸素,你也學會了安靜、腳踏實地。 現在自由很自由,但是學好卻不容易。 現在我很少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了。 以前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但現在(反而)很難了。 不是有人限制你,而是現在的人充滿了矛盾,不知道該怎么辦。
靳尚誼 哈薩克新郎 ×50cm 布面油畫 中國美術館藏
中國新聞周刊:據說你的作品在臺灣展出時,有人高價收購,但因為你不同意,所以特別吵架?
靳尚誼:我不喜歡賣(畫)。 以繪畫為生的作家都希望能賣出自己的畫,無論價格多低。 但在中國長期以來,畫家都有工作,賣不賣畫都無所謂,對我的生活影響不大。 所有作家都有一個習慣靳尚誼 油畫,就是想保存自己的好畫。 就是這些作家靠賣畫為生,好的畫他們留著而不是賣。
學生靳尚誼 ×26.8cm 紙板畫 中國美術館藏
中國新聞周刊:但是現在的年輕畫家比其他人更要面對生存危機。
靳尚誼:是的,現在(畫家)必須面對這個問題。 我們當時沒有藝術市場,所以你很高興國家想要你的畫,你認為這很重要。 有工作,有作者稿酬收入,工作很踏實扎實。 現在大家都在追逐利益,很浮躁,學術不扎實,追趕現實。 然而,當今中國的藝術市場并不發達。 所以現在靠賣畫謀生是非常困難的。
靳尚誼華僑×53cm繪畫短發蘇美術館藏
中國新聞周刊:今天中國畫的水平發展到什么程度了?
靳尚誼:今天的繪畫作為一種繪畫流派(國際上)并不是很重要。 因為攝影術和電腦設計非常發達。 西畫的發展已經到了極點,難以前行。 所以他們現在的前沿藝術不再是繪畫,而是裝置、觀念藝術,變成了(搞)活動。 中國畫仍處于上升期。 但中國的發展太快了,繪畫進入中國只用了100年的時間。 這種繪畫在西方從出現到成熟花了500年的時間。 因此靳尚誼 油畫,它是生米,距離成熟還有相當大的距離。
靳尚誼,藝術團成員,54.8×39.8cm,1978年,紙板繪畫,中國美術館收藏
中國新聞周刊:中學就一定要學畫畫嗎?
靳尚誼:是的,不上大學學畫是不好的,只有中學才有這樣的條件。 老師對繪畫有研究,具備各種條件。 在這里你可以知道如何學習。
靳尚誼中學生.4×30.5cm紙板畫中國美術館藏
中國新聞周刊: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學畫畫,但您建議他們學書法?
靳尚誼:我經常跟中學生說,我畫畫的時候,越畫越覺得畫很羅嗦,很無聊。 中國畫精美絕倫,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看上去舒適清新。 中國畫現在很重要,將來也會越來越重要,但是現在年輕人不喜歡中國畫,沒有意識到中國畫的重要性。 繪畫的工具有很多局限性,這是繪畫類型的問題。 繪畫追求真實,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攝影可以替代的繪畫,但中國畫卻不能。 現在的年輕人不理解也不覺得西洋畫好。 這不是一個好現象,說明人們的文化素養在不斷提高。
金尚義中學女中學生,1954年自藏或國子監繪畫藝術館(1954年第一幅畫)
中國新聞周刊:為什么說他們的識字率在提高?
靳尚誼:現在的中學生連提問都不好。 比如專業問題就提出得很幼稚。 不了解情況,不要對道聽途說做任何學習和研究,然后把你看到的當作事實。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lutong-grou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