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氧化鎂(CY-Mg50)是一種新型納米微粒材料,外觀白色粉末,純度高、比表面積大,由極細的晶粒組成,無、無味、分散性好,難溶于水,不溶于醇,溶于酸或銨鹽溶液中。納米級氧化鎂(CY-Mg50)具有明顯的小尺寸效應、表面效應、量子尺寸效應和宏觀隧道效應,經改性處理,無團聚現象,在光學、催化、磁性、力學、化工等方面具有許多特異功能及重要應用價值,前景非常廣闊,是21世紀重要的新材料。
1. 在鋰電池中的應用
在鋰離子蓄電池正極材料中添加適量的納米氧化鎂(CY-Mg50),所得正極材料擁有大于140mAh/g的可逆放電容量,且循環性能良好。在正極材料中使用可以提高導電性,建議添加量 0.3-0.5%。
2. 鋅鎳蓄電池中的應用
通過物理混合的方法在鋅負極活性物質中摻入氧化鎂(CY-Mg50),可減少充放電極化、減少循環后期的內阻、提高負板活性物質利用率、延長電池循環壽命,適宜添加量為1.0%wt的氧化鎂(CY-Mg50),且添加量不宜超過2.0%。
3. 高氯化鋅電池中的應用
在正極活性物質中添加少量的氧化鎂(CY-Mg50)可以調節電液酸度,減緩自放電,抑制電池氣脹,提高貯存性能,且對提高放電容量及促進漿層糊化有獨特的效果。建議添加量 0.5-1%,并調節合適的PH值。
4. 鎘鎳蓄電池中的應用
在鎘電極中添加適量的氧化鎂(CY-Mg50)、氧化鋅和氧化鐵可提高活性物質利用率;添加氧化鎂(CY-Mg50),三氧化二銦和氧化鋅,可提高密封鎘鎳蓄電池的荷電保持能力。
納米氧化鎂(CY-Mg50)添加到鋰電池中的介紹:
1.鋰離子電池選擇添加10-100g/L直徑在0.05-10μm之間的Ti02、Si02、Cr203.Zr02、Ce02、Fe203、BaS0、Sic、Mg0等不溶性固體微粒,將制成的材料作為鋰離子具有充放電效率好、比容量高、循環性能穩定的特點。
2.鋰電池正極材料,將納米氧化鎂(CY-Mg50)作為導電摻雜劑,通過固相反應生成摻鎂鋰鐵錳磷酸鹽,并進一步制成納米結構的正極材料,其電導率可達10-2S/cm,實際放電容量達到240mAh/g。此新型正極材料具有高能、環保、低價的特性,適用于液體與膠體鋰離子電池、中小型聚合物,特別是適合大功率的動力電池。
3.優化尖晶石錳酸鋰電池的容量和循環性能。在以尖品石錳酸鋰作為正極材料的鋰離子電池電解液中,添加納米氧化鎂(CY-Mg50)作為脫酸劑除酸,添加量為電解液重量的0.5-20%。通過對電解液進行除酸,使電解液中的游離酸的含量下降至 20ppm 以下,減輕出F對LiMn204的溶解作用,并提高LiMn204的容量與循環性能。
4. 第一步,納米氧化鎂(CY-Mg50)作為pH調節劑的堿溶液和一種作為絡合劑的氨水溶液混合,并添加至含鈷鹽與鎳鹽的混合水溶液中,共沉淀Ni-CO復合氫氧化物。
第二步,在Ni-CO復合氫氧化物中添加氫氧化鋰,并在280-420℃的條件下熱處理混合物。
第三步,第二步生成的產物在650-750℃的環境中進行熱處理,和共沉淀的時間有關,鋰復合氧化物的平均粒徑減小或是堆積密度因此而增加。當鋰復合氧化物作為陽極活性材料使用的時候,可得到一種高電容量的鋰離子二次電池,而氧化鎂(CY-Mg50)的實際添加量依具體的配方為準。
此外,氧化鎂(CY-Mg50)還可以作為固態電解質材料,替代傳統的液態電解質,從而提高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杭州九朋新材料有限公司乙醇水熱法合成高純采用乙醇水熱法合成高純超分散納米氧化鎂(CY-Mg50),粒度10nm、30nm 、50nm 、100nm等等,在新能源,半導體,芯片,光學鏡片,膜材料,拋光,光伏太陽能等行業應用效果顯著,優異,完全代替進口,應用范圍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