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的聚餐不再顯得繁復冗雜,“光盤行動”變成了新的風尚!人們不再熱衷于追求熱鬧的場面,轉而更加注重實際。現在,我們就來詳細探究這一春節的新趨勢。
聚餐“瘦身”成亮點
今年春節期間,我國的聚餐習慣發生了顯著變化,不再追求“年年有余”的豐盛,而是轉向了拒絕“剩宴”,追求聚餐的簡約。比如,在山西太原,張先生一家在除夕夜選擇在飯店聚餐,服務員主動建議他們合理點菜,結果他們最終減少了三四個菜,食物得到了充分利用。這種“盤子減少、菜量減小”的現象,正在餐桌上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
餐館倡導節約
春節期間,若至餐館走訪,不難發現,不少餐館在顯眼處掛出了“文明用餐,勤儉節約”的標語海報,餐桌上也擺放著“適量點餐、剩菜打包”的提示牌。飯店此舉旨在通過這些手段,促使顧客減少剩菜,培養節約用餐的良好習慣,同時為減少餐飲浪費貢獻力量。
小份菜受青睞
春節期間,小份菜在聚餐中頗受歡迎。比如太原體育西路那家餐館,他們把每份菜的分量減少了30%到40%,價格也有所下降,顧客對此表示滿意。劉小姐在參加同學聚會時,特意選擇了小份菜,這樣既能品嘗到多種菜品,又不會造成浪費。小份菜逐漸成為聚餐的新趨勢,既環保又實惠。
家庭聚餐求變
飯店不再是唯一改變的場所,家庭聚餐的景象也發生了新的變化。在黑龍江雙鴨山市,王先生在回家過年時,向父母提出了減少菜肴數量的建議。過去他們常做十幾道菜,造成了不小的浪費,而今年,在他的提議下,他們只準備了六道菜。他向父母傳達了新的觀念,使老人們認識到節約即是真正的富足,最終得到了父母的贊同,家庭聚餐也因此變得更加精簡。
剩菜打包流行
聚餐后打包剩菜成了普遍現象。在哈爾濱,何女士一家八口在吃年夜飯時,每人點了一道菜,未吃完的兩道菜也被打包帶回了家。這一舉動反映出人們的節約意識在提升,同時也顯示出節約的新理念正逐漸被大家接受,“光盤行動”不再僅僅是口號,而是變成了實際行動。
杜絕浪費任重道遠
盡管餐飲業和民眾的觀念正在改變,廚余垃圾的數量有所下降,但要想徹底杜絕浪費,仍需付出更多努力。為了實現餐桌上食物的合理分量,減少過剩的食物,我們必須在社會、市場、行業和技術等多個層面作出努力。此外,我們還應摒棄過于注重面子、追求排場的風氣,培養出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中國必須持續推動,才能使節約成為全民的日常行為。
今年春節期間,大家在聚會上是否察覺到了這種“瘦身”的新潮流?你更傾向于哪一種方法?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贊和轉發!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lutong-grou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