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羅平公安局連破兩起詐騙大案,罪魁禍首假借團體旅游之名,對當地兩家旅行社實施多重詐騙。雖其中一例未能得逞,但另一案卻導致某旅行社交5萬余元的巨大經濟損失。
據羅平縣公安局公布消息,于2019年4月24日,張先生以受上海光明旅行社詐騙為由報案。據悉,當日有柯玉和自稱是云南羅平縣工程建設指揮部人員,承諾組織四十人赴滬旅游,已支付六萬元預付款,且傳真形式提供了賬戶轉賬詳細信息。然次日,柯玉和聲稱公司財務出狀況,請求旅行社退還五萬元定金。基于對柯玉和身份與銀行匯款憑證的信任,旅行社按指示執行。后經核實,并未收到該款項,旅行社方意識到此系騙局。
四月二十五日,山東曲阜友好旅行社的張女士向廣東羅平縣公安局提交了一條涉嫌詐騙案件的線索。此案頗具獨特性,主要涉案者為一自稱為羅平工建指揮部人士的男子,他在告知旅行社旗下單位即將到山東旅游后,以交通銀行資金向旅行社預付了總計25萬元的定金,并附有轉賬記錄。次日,該男子卻希望旅行社退回五萬元的預定款,然而經過仔細核實,旅行社方面并未收到他之前轉賬的25萬元,這使得旅行社避免遭受更大的經濟損失。
為了保障公共財產的安寧,羅平縣公安部門鄭重提醒民眾重視匯款憑證,確認資金到賬以免受騙。同時,要加強自身防范意識,不給欺詐犯罪活動以生存的機會,進而有效規避各類詐騙風險。
近期頻繁發生的電信詐騙案件揭示了在互聯網科技及電子支付迅猛發展背景下,新型網絡犯罪手法日益猖獗這一嚴峻現實。盡管警方已經采取有力措施進行打擊,我們仍然需要全社會成員積極提升安全意識并展現合作精神,協力遏止此類威脅社會安定的問題。
對于旅游等消費領域,欺詐者常借消費者相對強烈的需求制造虛假信息進行詐騙。為此,我們廣大公眾必須保持高度警惕,不給背后可能藏匿惡意的不明來源信息留下可乘之機,同時發現騙局請立刻舉報至相應職能部門。
近期,多宗冒用騙局引發社會普遍擔憂,公眾對此類欺詐行徑深感憤怒并堅決反對之,與此同時,諸多旅行機構正加緊努力,提升自身風險控制及員工反詐警惕性。
近期兩起打著集體旅游旗號實施的欺詐案件提醒我們,對陌生人所傳信息要謹慎對待,不輕信于人;如遇類似可疑情況,應立即上報相關部門。謹防受騙,需將謹慎和防范措施相互結合。
誠邀各領域人士踴躍分享防范詐騙之智識和見解,以提升大眾對犯罪手段的理解,增強其反詐防護技能。期盼您賜教,并分享給更多人,以此共創社會安全大環境。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lutong-grou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