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增,河南省鎮平縣人,河南省玉雕大師,鎮平縣工藝美術學校珠寶玉石加工營銷專業外聘講師。 2000年開始從事玉雕行業,2008年成立“樂島”玉雕工作室,并擔任首席設計師。 李光曾老師擅長玉佩、玉柄、印章等的設計與制作,他的雕塑題材廣泛,尤其是山水、人物、花鳥等。讀李先生的作品,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一沉浸在唐詩宋詞的古老意境中。 常常讓人產生“隔竹聽水聲如響……綠樹青藤,搖曳散落”的美妙遐想。 。 他的玉雕藝術,簡單地說,有以下幾個特點:
1、基礎扎實。 在工藝美術的各個門類中,構圖是基礎和基礎,造型是繪畫、雕塑的生命。 在玉雕的設計創作中,李光曾經常有意識地將國畫技法運用到設計中,力求達到形、神、韻、趣的完美結合。 他的作品集書法與繪畫藝術于一身。 他們不僅注重構圖的原則和規則,而且還自由地運用賓主對比、黑白對比、濃淡對比、動靜對比、虛實對比、他運用工筆白描、點染等技法,在溫潤的玉料上勾畫出山水、人物、花鳥,達到了極其嫻熟的水平。 作品形象生動,反映了他的人格、品德、人格修養和激昂的思想感情。
2、內涵豐富。 李光增學識廣博,生活閱歷豐富。 在他的玉雕藝術創作中,往往能夠巧妙地將人文與自然融為一體,將哲學與宗教相互滲透。 他的作品古樸而不簡單,體現了他對天、地、人、道、義、義的理解。 對和諧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他決心創新。 在技??藝實踐中,他運用“以料取材,因材施技”的雕刻工藝規則,不斷提高“造玉、治玉”的能力,充分吸收中國畫的營養,不斷提高自己的“造玉、治玉”能力。提高了作品的藝術魅力。
3、意境深遠。 其作品立意新穎、意境深遠、內涵豐富。 作品從構思設計到完成,都體現了他深厚的中國畫功底。 在表達不同的物象時,他能控制線條的各種細微變化,從而產生獨特的形式語言。 他的作品繼承了“良玉不琢”的傳統理論,憑借玉材的自然屬性,欣賞其原始質樸之美。 還可以根據其自然形狀和紋理,結合歷史典故和傳統文化,在圓潤光滑的玉料上繪制圖案或裝飾。 意境充分展現了自然山水之美和人文靜謐之美。
【獲獎經歷】
作品《屋內無聲的蘭花》榮獲2013年“云峰杯”優秀作品獎;
作品《地藏菩薩》榮獲2014年“萬國玉寶杯”優秀作品獎;
作品《詩》榮獲2015年“魯子崗杯”銅獎;
作品《遠方的家》榮獲2015年“玉星獎”優秀作品獎。
李光曾玉雕作品欣賞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lutong-grou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