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27日訊(記者吳黛霞通訊員萬國禎視頻剪輯實習生劉磊吳越)跨年原創展《玉魂——中國古代玉文化展》將于2021年12月舉辦9月28日在長沙博物館開幕。 本次展覽由長沙市文化和旅游廣電局主辦,長沙市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協辦。 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協辦。 展覽按時間順序排列,匯聚了全國8家文化博物館機構。 共展出精美玉器410件(套),分新石器時代、夏商西周、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四個部分、南北朝至清朝。 呈現中國近九千年的玉文化歷史。
展覽分為“以玉侍神”、“以玉載禮”、“以玉順德”、“以玉養性”四個單元。 第一單元展示了新石器時代玉的起源——作為裝飾和生產工具,后來轉變為與神、人、靈物溝通的過程; 第二單元反映了夏商周時期玉石成為王權象征和國家禮儀制度的過程。 禮玉作為重要載體,制度逐漸完善; 第三單元展示春秋戰國時期,玉被儒家人格化并賦予道德內涵,玉的道德內涵進一步提升; 第四部分主要表現了玉器在經歷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動亂之后,脫離了禮制的束縛,走向了世俗的煙火。
玉器圖案精美,造型生動,品類豐富,體現了自然本質與人文理想之美。 其中,有象征地位和權力的玉飾,有祭祀神靈、代表原始宗教信仰的獠牙玉匾,有制作獨特、精美的南陽下香鋪玉佩,還有用于測量步數、表明身份的黎石。 忻州縣M1群玉佩、體現君子風度的玉劍飾等大部分文物均為首次向公眾展出。 還有折牡丹紋玉帶扣、靈芝玉如意、鎖形玉佩等吉祥玉佩,為觀眾送去新年美好祝福。
這套410件玉器一方面反映了中國玉器的發展史,另一方面揭示了不同時代玉器豐富的文化內涵。 策展人余艷嬌教授表示,本次展覽以中國玉器所體現的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為敘事主體,從而展現中國玉器發展過程中的神圣性、儀式性、道德性和審美性特征。 體現了獨特的中國玉文化。 希望觀眾通過本次展覽感受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國古代玉文化。
本次展覽免費開放時間為2021年12月28日至2022年4月5日(每周一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 市民需提前在“長沙博物館”微信公眾號網上預約,攜帶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全程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碼,并配合工作人員測量體溫后方可入館。
鏈接:主要展品
【文物】玉器
新石器時代大溪文化(距今6500-5300年)長20厘米,寬13.45厘米,厚0.4厘米。
M27,洪江市高廟上層文化遺址,2004-2005年出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解說】整體形狀為一把玉斧,頂部兩側有“飛脊”。 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帶有“飛脊”的玉器。 玉劍和玉斧同源。 它們是由新石器時代的石斧演變而來的。 它們是玉質禮器。 這把玉劍顯然不是普通部落成員所持有的。 它是主人軍事領袖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玉禮器的出現反映了古人精神世界的變化。 原始宗教開始出現,部落成員的等級逐漸分化。 玉禮器不僅作為地位和權力的象征,而且成為祭天、祭神的圣物。
[文物] 方神玉匾
新石器時代肖家屋頂文化(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1700年)
剩余寬度為7.9厘米,高度為4.7厘米,厚度為0.3厘米。
2018-2019年理縣孫家崗遺址出土M149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說明】透閃石呈灰白色,不透明,略帶黃色。 片狀、方形。 正面有正極圖案,背面有相應的負極圖案。 頂面中間有一個鉆孔,底面有三個鉆孔。 這塊玉匾上裝飾著夸張的表情和巨眼獠牙。 是先民心目中“神祖”的形象。 與湖北等地出土的神祖形象極為相似。 應該算是同源發展的原始宗教信仰。 同時,這塊牌匾不僅體現了當時玉石制作工藝的精湛,也向世人描繪了先民的精神世界。 這座雕像嵌在一根長桿上,用來吸引神靈。
[文物]蠡縣新洲M1組玉佩(10件)
戰國時期(公元前 475 年 - 公元前 221 年)
玉筒:直徑1.8-2.2厘米,孔徑0.8厘米,高3.1厘米;
玉環:直徑6.3厘米,孔徑4.4厘米,厚度0.4厘米;
雙頭龍形玉佩:長9.7厘米,寬4.2厘米,厚0.4厘米;
青色玉石2塊:長5.3厘米,寬1.5厘米,厚0.5厘米;
褐玉2塊:長5.6厘米,寬1.7厘米,厚0.4厘米;
蜻蜓眼玻璃珠3顆:直徑1.4厘米
1985年禮縣出土新洲M1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解說】戰國時期流行玉佩,尤其是群玉佩,它是用絲繩將多塊玉石連接起來掛在身上的一組玉佩。 其作用是炫耀步態和身份,體現佩戴者純潔賢惠如玉的高貴品格。 其社會地位越高,所佩戴的玉佩飾物就越多、越精美、越復雜。 這組玉佩主要由玉管、玉環、龍形玉佩、玉璜、蜻蜓眼琉璃珠組成。 多對稱成組使用,系于胸腹下方。 工藝精湛,造型生動傳神,體現了這一時期高超的玉雕技藝和崇尚玉德的社會風尚。
[文物] 六方水晶珠
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
直徑0.8厘米,高1.1厘米
1981年出土的M19
長沙博物館藏
【解說】漢代是中國社會發展史上的一個繁榮時期。 這一時期的玉珠、筒飾種類繁多,質地豐富。 由于漢朝的統一和海上商路的開通,大量的域外奇石、珍珠此時涌入中原。 該珠子套裝包括圖案瑪瑙珠、琥珀珠和水晶珠。 圖案瑪瑙珠呈腰鼓狀,中間有小孔。 珠子有棕色和白色或黑色和白色的圓圈,寬度不同。 水晶珠呈六角形,白色透明,中間有小孔。 它們都是典型的國外進口產品,是中外貿易交流的見證者。
[文物] 菊花紋銀鑲瑪瑙碧玉壺
清朝(公元1644年-1911年)
整體高12.6厘米,腹徑9.7厘米
長沙博物館藏
【解說】此件精美的銀包碧玉壺是清朝乾隆年間制作的仿伊斯蘭風格玉器。 此壺由整塊碧玉雕刻而成,通體雕刻有二十四瓣菊花圖案。 它光滑、自然、雕刻均勻。 每片花瓣的誤差都在0.1毫米以內,令人驚嘆。 一側手柄呈龍形,另一側流口上陰線描繪海水云紋。 蓋子是銀質的,鑲嵌著紅瑪瑙和碧玉環。
此壺具有乾隆時期伊斯蘭玉器的制玉風格。 伊斯蘭玉的特點是胎體薄、鑲嵌工藝好、配色鮮艷、花卉紋飾。 由于乾隆皇帝的喜愛,出現了大量融匯中西文化的仿伊斯蘭風格玉器。 此壺無疑是玉器中獨一無二的稀世珍品。
【文物】靈芝風格玉如意
清朝(公元1644年-1911年)
長34.4厘米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重慶
【解說】如意起源于撓背的爪棒。 因爪棒可以刮傷手夠不到的地方,非常令人滿意而得名。 后來逐漸脫離了實用功能,成為貢品、獎勵、陳設、結婚禮品。 明代較少見,清代如意則較為常見。 清代如意玉的造型大致可分為天官式、三鑲式和靈芝式三種。天官式是整塊玉石制成,花頭直柄,意思是“來自天官的祝?!保?三鑲瓷磚表面多飾有吉祥圖案,如寓意“富貴幸?!钡哪档?、蝙蝠、長壽字等。 寓意“吉祥如意、長壽”等; 靈芝是一整塊玉料,通體就像一只靈芝。 靈芝是仙草,是吉祥、美麗、長壽的象征。
關鍵詞:
請選擇您閱讀本文時的感受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lutong-grou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