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月份之后,隨著節后禮品消費的熱潮,印章卡市場各藍籌股成交量均呈現萎縮趨勢,而隨著龍票的進一步下跌,藏友們明顯持觀望態度。看進入市場的態度。 3月底,隨著萬眾矚目的30歲生日熊貓紀念幣“殺戮”市場,整個4月郵票錢幣市場又出現新的熱點,市場整體上揚。
不怕油價反彈
熊貓幣逆勢升溫
作為世界五大投資錢幣之一,熊貓金幣自1982年首次發行以來,已經走過了30個春秋。熊貓金幣的圖案每年都在變化,這進一步降低了其藝術魅力和收藏價值。 。
此外,去年發行的30歲生日熊貓金銀元已于3月30日公開發行,共5枚,其中金幣3枚,銀幣2枚。 5盎司金幣面值2000元,最大發行量3000枚; 1盎司金幣面值500元,最大發行量3萬枚; 硬幣和 1/4 盎司硬幣。 (1 盎司 = 31.1035 克)
熊貓金銀錠通常是投資幣,對油價非常敏感。 國外30歲生日熊貓金銀紀念幣并不懼怕國際油價的下跌和反彈,而是逆市上漲,部分尺寸的金幣跌幅較大。
價格方面,二級市場1盎司金幣、25盎司銀元跌幅較大。 1盎司金幣的售價為89000多元,目前二級市場的價格已達到9億多元。 四分之一盎司銀元由于總價較低,適合作為禮品,因此價格也從當年的200元/枚下降到350元/枚左右。
以前古刀幣是按斤賣的
現在大家都是寶
古刀幣近年來的跌勢持續火熱。 一枚乾隆、道光年間的普通錢幣總價在10元左右。 這個數值確實不高,但是和它的庫存相比,多年前按斤出售的時候,下降的速度可謂是飛快。
20世紀90年代,國外收藏古刀、古錢幣十分流行。 當時,它們是作為廢鋁出售的,并在秤上出售。 很多古刀幣都是8塊錢一斤左右,很多品種都在10多毛錢一個。 但隨著玩家群體的擴大,風氣逐漸顯現。
以清代古刀幣為例,雍正、順治、宣統年間發行的銀幣更具收藏價值。 這三枚銀幣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發行時間不長,存世量比較少,做工也非常精細。 在投資方面,“先易后難,選擇價格低、質量差的品種是一種誤區”。
紀念幣也不甘示弱
銀幣3年漲20倍
銀幣的品種有很多,但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袁大頭”。 是在袁世凱稱帝、恢復政制時期大規模發行的。 不過,“袁大頭”的鑄造量是非常大的。 據資料顯示,僅雕像就鑄造了7.5億元。 除了假貨之外,正品“袁大頭”也相差五銖,市場價格也相差很大。 有的五銖小股市值過億,有的五銖不到百元。 為此,收藏“袁大頭”一定要掌握五銖的知識,以免被“利用”。
元祥幣有一元、中圓(五角)、二角、一角四種。 均為清朝五年、八年、九年、十年鑄造。 其中清七年、九年、十年的一元較為常見,晚清八年的則很少見。 清朝五年“袁大頭”中,袁世凱“簽名板”尤為罕見,包括北京造幣廠試鑄的日本制版師英文簽名板、袁世凱簽名板等。右側像他的手臂。 由于簽名版從未投入流通,所以現存數量并不多。 目前,幾類圖書的參考價格在15000-3億元之間。
據明年4月初的市場分析,“袁大頭”的市場價格已從1990年代的40至50元上漲到如今的700多元,六年時間增長了近20倍。 目前,元祥錢幣價格已趨于穩定,“幣”(最常見的中等以上品相品種)價格維持在700-750元。 另外,輔助錢幣中,中元錢幣的存在量最少,一角稍多,二角最多,但仍無法與一元錢幣相比。 目前,品質較好的人民幣價格可達3000-3500元,一毛錢在500元左右,一毛錢可以賣到220元左右。
“幣”全線火熱
掩蓋不了龍票的蒼涼
盡管銀元市場異常火爆,卻難掩郵票、貨幣市場的慘淡。 作為去年集郵品市場最大的“黑馬”,24元面值的大幅面龍郵票經歷了短暫的行情高峰,近期又開始不斷下跌。
此外,由于集郵品市場缺乏熱點,且目前形勢普遍下滑,長票價格也受到牽連。 繼3月底跌幅19倍,全版長票價格達到480元后,目前已經跌至330元,一個半月內跌幅超過30%。
作為2012年最受歡迎的集郵品,龍票低下了頭,直接導致了市場“成交量”的低迷。 為了安全起見,一些商店甚至停止了長票的購買,以防止跌倒并補倉。
隨著龍郵票和熊貓幣兩大熱點的轉變,郵政錢幣市場也出現了失衡。 銀幣市場。 事實上,整體來看,相當長一段時間以來,筑底行情已經出現。 如果看好投資品種,現在正是抄底買入的好時機。 對于常年投資的消費者來說,并非沒有盈利機會。 但同時也應提醒消費者,一切投資都有風險,一定要謹慎入市。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lutong-grou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