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去的時候是夏天保國寺經幢,路兩旁都是槐樹。 伴隨著一路上“暗香浮動”,我進入了德佛寺的山門。 進門后,是一個大花園。 地面上的石板長滿青苔,周圍還有古樹。
看看精美的磚雕和藻井。 雖然你并沒有真正了解它們的歷史價值,但還是能感受到一股懷舊的氣息。
報國寺位于廣州東部的靈山。 它有著悠久的歷史。 始創于隋,建于明,盛于明。 現存的大殿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是的,你沒有看錯。 大雄寶殿重建于元祥符五年(1013年)。 是黃河以南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木結構建筑之一。 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是江南獨一無二的古建筑瑰寶。
你可能已經猜到了保國寺經幢,報國寺并不是以其宗教寺廟而聞名,而是以其高超的建筑工藝而聞名。
報國寺大殿的整個結構沒有使用一顆釘子,而是依靠精美的榫卯連接層層磚雕。 可見整個寺廟沒有一根梁。 另外,“無量”與“無量壽佛”諧音,這大概就是正殿又名無量殿的原因。
現在的報國寺雖然不是燒香的地方,但更像是一座“建筑博物館”。 小佛寺匯集了各朝代的建筑元素,以“唐(朝)石刻、宋(朝)寺廟、明(朝)迎訓樓、清(朝)天王殿、民國藏經樓”的“混搭組合”而聞名。 是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悉,寺內還設有藏品陳列室17個,包括20世紀重大科技發明與發現陳列、歷代觀音石雕藝術展、國際友誼禮品展、明州婚俗館、青銅器陳列館、御龍藏品、磚屏造像、寧式柜、中學生書廊等。
寺廟隱藏在深山之中,寺院的最深處是一座記載著報國寺歷史的博物館,它與整個報國寺一起靜靜地見證著文化的不斷提升。